当前位置:蜀绣资讯 > 行业新闻

蜀锦传人带一台织机全世界“走秀”

发布日期:2016-09-10 15:59:37 访问次数:2275

蜀锦传人带一台织机全世界“走秀”
 “中国蚕桑技艺”遗珍展昨日在中国丝绸博物馆开幕,这是今年9月“中国蚕桑技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以来第一次全面的展示,它所包罗的内容之多超乎想象。昨天,当记者跟随中国丝绸博物馆副馆长赵丰绕着博物馆二楼的环形展厅观赏一圈下来,感觉像是发现了“新大陆”。虽然这批
展品总共才70余件,却已足够把大脑里原本关于丝绸的那些零星知识开发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老百姓眼里的丝绸,其实大不相同

    这个将持续到明年3月份的“中国蚕桑技艺”遗珍展像个活课堂,在参观过程中记者不断地修正自己原先的认知误区。例如“丝绸产品”这样的概念显然是太笼统了,“绫罗绸缎”各有其作用和制作方法,并且每个地区的制作工艺都不一样。南京云锦、广西壮锦、苏州宋锦和成都蜀锦并称为“四大名锦”;湖州的双林绫绢是绫和绢类织品中的奇葩;还有余杭的清水丝绵,杭州的杭罗……这些在老百姓眼里看起来都叫“丝绸”的东西其实大相径庭。

    生产工具也是一个奇观。每种丝织技艺都有特定的传统手工织机。在展厅入口处成列的双林绫绢织机小巧玲珑,但走到蜀锦的织机前就让人大跌眼镜了:这个庞然大物需要两个人同时操作,其中一人居然还要爬到高处坐在织机上面!

    蚕桑文化衍生的民俗活动也相当有趣。例如德清一带流行的“扫蚕花地”,由一个女人被众星捧月地做着歌舞表演,用以祈求蚕桑丰收;还有泥做的“蚕猫”,原来是老底子蚕妇们用来放在蚕房里吓走老鼠的“神物”。

    做一个传承者很辛苦,但很自豪

    从成都和苏州调集大批珍贵展品已经相当不易,更难能可贵的是,全国各地丝织技艺的传承人昨天也出现在遗珍展的开幕式上。

    蜀锦的传承人贺斌从入行学习传统蜀锦技术到现在已有20多年,目前他是全国唯一拥有全套手工蜀锦制作工艺的专业场馆——成都蜀江锦院的技术骨干。一口四川话的贺斌指着蜀锦织机的宣传照对记者说:“你看爬在织机上面的这个人就是我!下面那个是我师父。”

    “学习传统手工技艺是很苦很枯燥的,我入行那时候就只有我一个年轻人在学。”贺斌说,“现在我们公司培养的纯手工技艺学徒是8名,都是从农村招来的,城里的孩子干不来这活。”

    虽然苦,但如今贺斌凭着这门技艺早已冲出国门走向世界了。蜀江锦院有一台专门用作展览的可拆卸的手工织机,经常“跑”到全国各地,甚至全世界“走秀”。当上世纪80年代初,贺斌和他的师傅第一次带着织机秀到美国和加拿大的时候,把老外们都震傻了。

    “他们想象不出那么精美的图案是用如此简陋笨重的东西织出来的。”贺斌说,“那次出国展示给了我们很大的自信。目前我们除了培养学徒,最需要做的是整理出关于这门技艺的系统完整的文字资料。到现在为止,都还没有一本关于蜀锦的书呢!”

二维码
QQ
电话
13980803583
邮件
jinmaxiu@163.com
地址
浣花香大厦7楼
顶部